图片 关于策划_篮球滚球app|推荐对比预测软件*

篮球滚球app|推荐对比预测软件*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 > >

关于策划

来源::未知 | 作者:篮球滚球app|推荐对比预测软件* | 本文已影响

电视经济节目从选题到播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就象一个生产流水线一样,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后的传播效果。选题之后的策划则是节目成功不可忽视的一环。

电视节目的传播离不开策划,一个新栏目的推出,也同样需要精心设计。随着电视领域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个栏目是否能稳住受众,一个节目是否能抓住人心,事先的策划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JNTV经济部自成立至今,优秀栏目不断涌现,精品节目好戏连台,这与由精兵强将组成的“智囊团”进行的背后策划是分不开的。

一、凡事预则立

行事一贯讲究谋划的华夏祖先很早就提出“策划”二字,后汉书《隗嚣传》里就有“是以功名修申策划复得”之说。策划也作“筹划”、“谋划”,含有计划、打算之意,它有决策紧密相关,其含义深邃,寓意广泛。

所谓电视节目策划可以这样理解:它是电视工作者通过对社会、公众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节目报道的整体结构和传播目标的远筹规划。它不是具体的报道活动,而是报道方案或模式设置决策的形成过程。策划具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微观的,即报道方式的策划;一种是宏观的,即大型专题片的策划或栏目设置模式的策划。

“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如今的栏目竞争,比的不仅是制作水平,拍摄技巧,主持人的发挥好坏,更主要是比创意,比智慧的竞赛,策划有时成了栏目间的激烈竞争致胜的关键。一个栏目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好的策划做支撑,早晚都要被淘汰。同时,一个好的经济节目,更不能欠缺章法,过于专业或过于平庸都不可能获得传播效果的最优化。“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是经济类节目所追求的风格,这种风格离开了策划一环就更加难以把握。

二、把握受众需求的脉搏。

大家都知道,设计一项新产品时,必须考虑消费者需求。与需求脱节,必然无法生产出畅销的产品。策划电视经济节目与此同出一辙,策划者应该首先了解和掌握受众的需求。

1.“三解”理论。

张锦力在《解密中国电视》中,将百姓对媒体的主流需求总结为 “三解”,即90年代初期,百姓对媒体的主流需求是解闷(因此有了晚会热、综艺热、周末热);90年代中期则变为解气(因此有了新闻热、焦点热、曝光热);而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百姓对媒体的主流需求应该是解惑。近几年来,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福利分房取消、下岗职工增多,国有企业改革,教育实行产业化……人们心头上都有种困惑:货币化购房,钱到哪儿筹去?下岗职工出路在哪里?“泥饭碗”也捧不住了,以后吃什么?孩子将来念书的钱怎么办?这些疑问就象石头一样压在心头,人们急于寻求答案。电视经济类节目要想获得受众的支持,就要调整自己的方向,推出一些深度报道类的节目,为受众答疑、解难,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

经济部近两年来,在节目的“深”、“活”、“精”、“新”上狠下功夫,相继推出了《3.15专题》、《向贪困宣战》、《两本管理的启示》、《资产重组1+1〉2》等一系列有深度的片子,紧扣受众心弦,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十秒论”

有人曾做过统计与调查:一个电视节目如果在十秒内不能吸引观众的话,观众就会用手里的摇控器换台。今天,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加,节目的丰富,竞争的加剧,观众拥有了随时随地对频道节目进行选择的权利,一旦节目的内容让他们失去了兴趣,他们会立即换台。过去,编导、记者常常是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顺序的线状逻辑来构思报道内容的,今天则应首先考虑用一个怎样的精彩点开篇,每个段落埋伏进什么样的激变、情绪点、触发点,通过点来制造起伏和节奏,让观念在低点与高潮的跌荡多姿之间体会快感和愉悦。

经济部一直力求经济报道的专业性,与大众传媒的通俗性相结合,用新思维创造出经济节目的新形式,在经济部成立之初,他们就提出了经济节目要好看的“十字”方针,即:“刁钻、到位、故事、深度、节奏”,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3.参与需求:

参与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思想参与,即人们希望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一种主动思考的权力,参与到电视节目中。说教式的评论已经越来越令受众反感。被动地接受记者的观点,只能让他们产生一种“局外人”的感觉,不利于节目贴近百姓,更不利节目走进人们心中;另一种是行为参与。越来越多的采访镜头对准了受众,受众渴望在话筒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经济部一直十分重视受众的参与需求,在许多深度报道的节目中,注意留给观众思想喘息的空间,让他们由被动教育到主动思考。在许多版块里,事件往往被切到平常百姓身上。

三、栏目与版块的定位

策划工作首先是对栏目的定位。定位,顾名思义即找到准确的位置。节目定位的意义在于以明确的方向、目标给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形象。

开一家服装店与办一个栏目,十分相似。首先这个服装店要有合适的“地角”,保证人群的绝对流量。而一个电视栏目的“地角”就是它在整套节目的位置。是中午还是晚上,是黄金时段还是普通时段,这个"地角"的设制非常关键。如经济部的《经济焦点》时间设在8:20,有意地避开中央电视台7:40的“焦点访谈”,以免“撞车”。其次是要有固定的消费群,这与服装店的商品种类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所销商品可以是女装,可以是男装,也可以是童装等等。如果一个小门头里面的服装男女老少的都有,恐怕消费者要么没有耐性看完,要么难有一件满意。一个栏目要想办好也必须有针对性,以获得固定的受众群。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栏目的细化也是必然走势。最后,服装的设计要满足消费的需求,既不前卫,也不过时,有风格、品味。栏目的设计也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大众口味,板块的设置与衔接等等都要精雕细琢。

经济部栏目化让其受益匪浅,它贴近生活自身的节奏和需求,为观众传授知识、提供服务、梳理情感。为了能“锁”住一些观众,他们在栏目与板块的定位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四、找准“卖点”

所谓电视节目的卖点,就是“这一点,节目自身具备,又能符合观众需要,而且其它节目存在空白;或者其它节目即使具备,也没有较强竞争力;或者其它节目即使同样具备,但还未能显现出来,成为一个突出特点。”打个比方:目前,海信绿色环保电视何以在彩电价格大战中,树立了一面“不降价”的旗帜,就是因为亮出了“有益健康”的卖点,成为市场上灸手可热的商品。在洗发水的市场争夺战中,“滋润头发”和“去头屑”成为潘婷和海飞丝各自的卖点,从而在市场上各争夺了一块领地。

有人就电视节目的卖点归纳为:它是该节目最具吸引力的个性化品质特征。它是电视策划的灵魂。

经济部自成立以来,一直向“开放式办节目”和“栏目专业化”方向努力,制作了许多跨市、跨省甚至跨国界的好节目。济南电视台二套已初步形成经济节目广度和深度结合、专业与服务相衬,既有地方特征、又有全国报道特色的经济频道雏形。

实践证明,精心策划出重头戏报道是提高节目质量,扩大栏目影响力与知名度,正确引导舆论的有效形式。

抓精品工程,创名优栏目。

经济部成立之初,部主任带领制片人和几名业务骨干数次进京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取经,参加了大量的座谈会、策划会,发现中央台经济节目之所以成功,主要凭藉的是策划之力。

1996年秋,中央台《企业家》栏目改版,制片人就该系列节目出台前后写了一篇文章《从策划到播出》──先是社会上呼吁“企业家学者”的剪报送到制片人那里,然后是招集文章作者开座谈会,把选题定为对“学者型企业家”进行报道,一支“学者型记者”队伍也应运为生。接着是选取第一批报道对象,寻找内容与形式的共性,营造良好的拍摄环境。大量的策划工作成为整个制作过程的“重头戏”。节目一经播出,引来社会各界的齐声喝彩。

济南电视台经济部在初创一个电视栏目时,巧妙地对中央台一些名牌栏目的卖点进行跟进(俗称“借势”),而且注意寻求“超越点”。在设置栏目时首先考虑与中央台经济部栏目的对应,并利用向上发稿的机会争取合拍,承担中央台选题任务。这样,就避开了地方台的短处,走出省市做节目,并提高了威信。

在经济部已播出的重点节目中,很多获奖作品、有影响的节目都源于有好的策划。一旦题目选定,便临时组成专门小组打攻坚战,并实行开放式节目制作机制,邀请专家、政府领导、学者、同行业务尖子、多媒体电脑工作站形成合力。如《两本管理的启示》是市经委领导,部分理论专家和我们的制片人、编导共同策划出来的,此片在中央台播出后受到了中央台编委会的通报表彰。《抓大放小的启示》是97年经济部的一部精品工程,为保证节目质量,该选题先后经历了部门策划、中央台节目组审查、专家评审三个环节。在分镜头脚本中,画面、景制技巧、音乐及特技等都有详细的策划,其中解说词与同期声要求必须具体、原味。直到每个细节都经过润色之后,才付诸拍摄。2、经济服务类节目定位于“服务”和“帮忙”。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媒体,应当充分发挥它在经济建设,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成为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桥梁,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向导,有利于百姓消费的参谋,成为培育经济增长点的活性因子。因此,电视经济节目不应只满足于动态和表层的扫描和信息化一般传播,而应当直接介入经济领域,参与经济中供求双方的行为,为企业和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

由于经济服务类节目贴近市场,贴近百姓生活,使得《经济大观》等栏目的收视率始终居高不下,这也是把准受众脉搏的成功例子。五、电视节目要扮演“实验田”角色,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电视人都有同样一个感觉,就是:观众的需求变得太快。一个新栏目初创,无论事先经过如何周密的策划和对观众细致地把脉,播出后都难保证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于是就有了栏目定位的调整,板块的重新设置。等到栏目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时,观众的口味却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栏目便面临着改版重整甚至“下马”的危机。

令电视人同样头疼的还有同行竞争的激烈,往往是同样一个事件,多家媒体竞相报道,同样一种模式的栏目,各电视台纷纷“上马”,电视人若不时时保持独特的构思与周密的策划就会“流俗”,并被受众冷落。

因此,我们提出“没有永远的名牌与精品”,节目要时时扮演“实验田”角色。一块地“重茬”就得减产,要不断变换品种才能有好收成。当然提到制作节目,并不是频繁地改版、更换形式,盲目图“新”来吸引观众,而是要根据受众口味和社会化形式的变化作出及时调整。把节目当成“实验田”来经营,不易产生僵化模式,一些富有创意的策划与设想会逐步得到实现。与时代同呼吸,与受众脉膊一齐跳动,才能保持一个电视栏目的永久的生命力。


篮球滚球app|推荐对比预测软件*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流媒体技术与传统广播

流媒体技术与传统广播

关键词: 流媒体 广播媒体 网络媒体 生存 [摘要]: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音频文件在网络媒体中的顺利传播成...